不是说别人不理解我们,不是说别人不愿意了解我们,关键是说我们在这个社会,在这个地方上我们的分量太轻了,没人在乎我们的喜怒哀乐,你高兴也好,不高兴也好,不高兴又怎么样?无足轻重,所以你的感情不值钱,高兴不高兴不值钱的。但是一旦我们对这个国家的贡献就像我们的老祖宗一样,那么巨大,使这个国家,使这个地区繁荣发展。比如说西安,我们穆斯林的能量、经济上的贡献、文化上的贡献、人才上的贡献和其他方面的贡献,足以影响它的发展的时候,那我们不需要解释了,我们不需要找人家去,人找我们来,西安市怎么规划?,怎么发展?经济怎么发展?教育怎么发展?文化怎么发展?他会主动找上门来和我们商量,现在为什么不找我们?因为我们无足轻重,在他的整个的棋盘上,我们太渺小了。所以我主张,与其喋喋不休的去解释,倒不如静悄悄的去发展,壮大,要成一个强者。 当今世界没人相信眼泪,前苏联有部电影叫《莫斯科不相信眼泪》,这个电影对我启发很大:莫斯科不相信眼泪,北京也不相信眼泪,西安也不相信眼泪,世界的任何地方都不相信眼泪,相信什么?相信实力,我觉得咱们作为穆斯林,一个有信仰的群体,必须活得有尊严,必须活的要体面,尊严从哪里来?要靠奋斗,要靠实力,我们热爱我们的信仰,我们伊斯俩目是真理,但是这个真理要用实力来捍卫,单纯的感情是靠不住的,没人尊重你的感情,这个世界相信实力,不相信眼泪,所以,我希望我们的同胞们,穆斯林兄弟姐妹们,要奋斗,要努力,要壮大我们的实力。不是说壮大我们的实力我们要去欺负别人,不是的,我们自古以来,过去,现在,将来我们不会伤害别人,但是我们有了足够的实力也就不会被别人所伤害。我们要自强,自尊,不能自暴自弃。 当今世界这样一个全球化的世界,国与国之间的壁垒都打破了,你能划地为牢,自我封闭吗?不可能。所以说我们也不需要这样的虔诚,自我封闭的那种虔诚。 淡化自己的信仰能融入主流吗? 我们也不愿意将自己淹没在非伊斯兰文化的汪洋大海之中,我是回族,我是东乡族,我是穆斯林,我很自豪,我堂堂正正,而不会遮遮掩掩,羞羞答答。有些同胞为了所谓的前途,为了让非穆斯林看着顺眼一点,为了表示自己不是另类,有意识地淡化自己的宗教信仰,淡化自己的这种身份,刻意表现出我跟你们一样,我对什么民族啊,信仰啊,无所谓,什么也不讲究,吃的也不讲究,啥都吃。我鄙视这样的人,连自己的老祖宗留下的好的东西都丢掉了丧失人格,丧失气节。这两种类型
于公元十四世纪至十六世纪统治中美洲的阿兹特克帝国,也就是今天的墨西哥区域,那个时期的人们就是一直在实施“以人作献祭”,他们的仪式是由祭司主持,把献祭的人放在一块大石上,一个祭司对献祭者进行活人开膛,取出脉搏还在跳动的心脏,祭司把它高高举起,对着太阳,以取悦太阳神惠奇洛波奇特利,或者取悦雨神恰克,或者通过一种宗教庆祝仪式取悦火神修特库特利,他们把献祭者活着抛入火中,在他死之前又把他从火里捞出来,进行开膛取心。 阿兹特克帝国有这样一个迷信传说,西佩托堤克神为了赐给世人玉米种子,他脱了自己的皮,因此他要求人们给他一张人皮,以代替他脱的皮。所以占仆师为了尊重该神而剥了献祭者的皮,随后他们穿着献祭者的皮二十天,之后再把该皮抛入火中。 在非洲,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西非达荷美王国——今天的贝宁共和国,他们在年度庆典中要带来一些囚犯和战俘,作为年度庆典的一种仪式而宰杀他们,还有他们在国王死的时候要宰杀几千囚徒,公元1727年,一天内就宰杀了4000献祭者。 在古老的中国,主人死了仆人要活着陪葬,公元前秦国的统治者——秦穆公,死时有177个仆人活着陪葬。 十二世纪的斯拉夫民族,他们把战俘献祭于他们信奉的神佩伦。 在东亚国家,那里普遍信奉佛教,现在我们可以通过因特网看到许多恐怖的图片。在农历的新年伊始,一些佛教徒会选拔一个少女,征得其父母的同意后,把她带来进行沐浴、清洁,然后把她的手绑在身后,用匕首刺杀她的颈部,就像杀猪一样,他们在她的颈部下面放置一个器皿,以使血流在器皿中,不让血流在器皿之外,然后他们肢解其身体,把其肉割成小块,分给穷人去吃。 这只是对“人为律法”与“愚昧信条”之一瞥,任何一种文明或者国家,以“人作献祭”——用人的血来取悦神明,实施这样的罪恶信条,终究是不得成功的。谁打算更多了解诸如此类的信息,可查阅人类历史上“以人作献祭”的信条,他会看到在南美洲、北美洲、欧洲、澳大利亚、非洲、亚洲,普遍都执行这一信条。《旧约》也提到了这一可耻的罪恶,严厉批评其丑恶性,并规定执行此信条者,当处于“以石击死”之刑。曾经的“迦南人”的习俗,就是为祭祀神灵摩洛而宰牲孩童。在《利未记》中有这样一段话:主对摩西说:你对以色列人说,凡是以色列人、居住在以色列的外地人,谁要把孩童献祭给摩洛神,那么他当被处死,此地的人民都以石头击死他。这就是迦南人的习俗,把孩童献祭于摩洛神。求主护佑。 因此,伟大安
我们这么大的一个国家,发生一点什么事情本不足怪,令人奇怪的是,只要一沾上回民的边,总是有极少数的一些人急不可耐地要蹦出来,歇斯底里地大发作!似乎只有他们才最关心这个国家的命运,似乎只有他们才最懂得如何处理民族之间的关系。难道他们真的与回民有着不共戴天的仇恨?就是对日本人他们也不曾这样恨过吧! 说心理话,看过了这极少数人吐出来的那些肮脏、污秽的东西,实在是连生气的心思都没有。我倒是想起了爱而兰的作家伏尼契的名著《牛虻》中的一句话:“……我们这些瘸子并不在别人面前夸耀自己的残废,象她夸耀自己的愚蠢一般。” 愚蠢,还要夸耀;还要在众多的人们面前夸耀;还要在网上向世人夸耀,这实在是一件可悲的事情。 侮辱回民的风俗习惯,是无知和耻辱。 扬言要把回民灭绝,是虚弱和残忍。 任何人都不能挑战法律的底线——不管是回民还是汉民或是其他的民族;回民违法犯罪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汉民违法犯罪同样也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侮辱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扬言要对回民实施灭绝,这已经就触及了法律的底线了。我在这里奉劝那些无知而又无耻的家伙们认真地看一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九条规定。如果看过的话,请你们给自己定一下位,你们是不是法盲呢? 夏虫不足与语冰。 上述那些话对于那些法盲们虽然是白话,但是可能还有些费解。今天,我真想对那些人要讲的,还是一些启蒙的东西——因为他们之所以这样的无知,归根结底就是缺少知识,缺乏学习,一句话,是教育的缺失。 一、请你们先听一听伟人们是如何认识回族的 伟大的革命家孙中山说过:“三民主义首在解放国内之民族一律平等。回族在中国历代所受压迫最甚,痛苦最多,而革命性亦最强。故今后应从事于回民之唤起,使加入民族解放之革命运动。”“回族向以勇敢而不怕牺牲而著名于世,苟能唤起回民之觉悟,将使革命前途得一绝大之保障。” 1944年初,冀中回民支队奉命调往延安去保卫毛主席。回民支队队长、著名的抗日英雄马本斋此时却因病重而逝世。毛主席、朱总司令、周恩来副主席都挥笔赠挽。朱总司令的挽联是:“壮志难移,回汉各族模范;大节不死,母子两代英雄。” 二、请你们看一看普通的回民是如何爱自己的祖国的 1、1938年8月5日,由邓华、宋时轮领导的八路军第四纵队攻克沦陷五年之久的河北省迁安县城(我的家乡),成立了迁安县抗日政府。9月下旬的一天,县长姜馨山和党代表
在伊斯兰教中失去公道的时候就等于失去了信仰,因为公道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真主与仆人之间的公道,儿女与父母之间的公道,亲朋好友间的公道以及夫妻之间的公道,如果说父母与儿女之间失去公道的时候家庭不和谐失去亲情甚至发生一些不该发生的事,所以父母与儿女之间一定要公道。 父母对儿女的公道:当你们生育了儿女后到了七天取为穆斯林尊贵的名字,儿女到了七岁时教会伊斯兰基本的知识,而且命他做礼拜,到十岁时要打骂而命他礼拜,因为孩子在七岁时正是学习知识的最佳时机,因此作为父母将伊斯兰教门的知识灌入孩子的心中,而现在很多穆斯林家庭的儿女到十几岁二十岁不做礼拜,甚至连最基本的凯力麦都不会念,说到这里现在很多父母对于孩子失去了伊斯兰知识的公道。 儿女对父母的公道:儿女对父母无任何条件的孝顺,管理好父母的温饱并且养老送终,我们做为儿女凭着安拉乎的大能父母的因素而生养了你,在母亲十月怀胎期间的难受以及生养过程的痛苦,生下后为你处理大小便,每日为你温饱而受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把你养大成人,所以在今世中父母对你的恩惠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因此一定要孝顺父母。 穆圣ﷺ:天堂在父母亲的脚下,我们每一个人想要坐后世的天堂,就要生活在父母亲的脚下并取得父母喜悦。 然而,现在很多人成了忤逆父母的人,随口使唤父母,出口顶撞父母,甚至也有人打骂父母的,当父母亲年迈时不好好伺候,没有按时让父母吃饭,这些丑陋的现象都是儿女对于父母的不公道。
如果你长大成人后父母健在的话你是个幸福的人,而你长大后有财富能力的时候父母双亡的话你是个苦命之人,因为父母尚在的话你有机会孝顺父母,但是不在的话你已经永远没有机会报答父母对你的养育之恩,倘若父母健在的时候你没有好好的孝顺父母这种人是伊斯兰里最倒霉的人。 有一位圣门弟子问圣人:安拉乎的圣人,我的父母从小抚养我成人,现在我对于母亲给她洗脚、喂饭、想去哪里我背着她去、总之是千依百顺,这样的话我有没有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然后穆圣ﷺ站起来:百分之一的恩都没有报答,原因是你的母亲从小照顾你是因为让你好好的生活,而你照顾母亲是因为等她死,养老送终。 安拉乎安排父母对儿女的义务 1:生下来七天后取于伊斯兰尊美的经名 2:到七岁时教你学会伊斯兰宝贵的伊麻尼(信仰问答)之含义 3:长大成人后负责娶妻 儿子对父母的义务是无任何条件的孝顺,养老送终,生活方面一定要取得父母的喜悦。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会长 杨发明]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重要要求,高瞻远瞩,为我国宗教健康发展指出一条光明宽广的道路,我们宗教界人士衷心拥护,积极响应。 纵观人类历史,任何宗教的生存和发展都必须与所属国家相认同、与所处社会相适应、与所在文化相融合。伊斯兰教在中国1300多年的发展历史就是最好的见证。 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后,经过长期融合发展,逐渐成为独具特色的中国伊斯兰教,为我国回、维吾尔等十个少数民族的大多数群众所信仰。明代,伊斯兰文化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深度结合,内地的少数民族穆斯林普遍讲汉语、改汉姓、着汉装,伊斯兰教以符合中国社会实际的方式传承扎根。清代,穆斯林知识分子继续推进“以儒诠经”,内容涵盖哲学、道德、伦理、生活等方面,主张“忠于真主,更忠于君父,方为正道”,伊儒会通达到历史高峰。近代以来,各族穆斯林爱国意识不断增强,践行“爱国是信仰的一部分”的教导,特别是抗日战争爆发后,广大穆斯林群众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反侵略决心,与各兄弟民族一起浴血奋战,谱写了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穆斯林兄弟姐妹们与全国各族同胞同呼吸共命运,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一道跨入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新时代。伊斯兰教在中国化进程中,不断丰富新内涵、打上新印记,形成了中国伊斯兰教理性、平和、包容的可贵品格,也为世界各地伊斯兰教的本土化提供了中国经验。 近年来,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影响下,我国伊斯兰教领域也出现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例如,一些清真寺的建筑风格盲目效仿外国模式,一些领域出现“清真”概念泛化、宗教干预社会世俗生活现象,一些人“重教规轻国法”“只知是信徒、不知是公民”等等。对此,我们一定要保持高度警觉。 我们深知:坚持伊斯兰教中国化方向是我国伊斯兰教的成功经验总结,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伊斯兰教事业健康发展的坚实基础。坚持伊斯兰教中国化方向,必须高举爱国爱教伟大旗帜,同心同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坚持伊斯兰教中国化方向,就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伊斯兰教,共同守护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坚持伊斯兰教中国化方向,就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构建中国伊斯兰教经学思想体系;就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国法与教规的关系,努力提高穆斯林群众
[导读]有别于其他现代民族国家“政教合一”、“政教协约”、“政教分离”等政教环境,根植于“政主教从”这一中国传统政教模式下的中国伊斯兰教,在泛起“恐伊症”的当下社会,也不免面临颇多来自外界的审视与质疑。本文超越“穆斯林”这一广泛的、具有世界性的宗教语义,从政治与宗教关系的角度,落脚于具体的、中国的穆斯林群体,讨论伊斯兰教法在中国“由俗而制,由制而礼”的演变。 本文的关键词为何是“伊斯兰教法”而非“伊斯兰教规”?对伊斯兰教而言,“教法”并非等于“清规戒律”,而是相当于宗教本身,故有“教即法,法即教”之谓。汉文译著家刘智有言:“道非教不明,教非法不立”。就宗教本旨而论,此“法”非“国法”之法,乃教化之法、修持之道,属世界宗教典型范式之一,如犹太教亦重律法。宗教有“法”,实非个案。佛有佛法,儒有礼法,道教亦有道法、雷法、斋醮之法。宗教之外,非法而有法(前谓法律,后谓法度),亦非罕见。皆知书法有法,亦闻历法之法。故言,宗教之内,无须“见法色变”,而应细究其详。 ▍教随人定,法顺时行:何谓“教法随国论”? 本文提出的“教法随国法”当作何解?《易·坤卦》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之性,乃顺也。王弼注曰:“地形不顺,其势顺。”地形有高低险峻之“不顺”,但其承天之势则可谓“顺”矣。“穆斯林”(Muslim)一词的本意乃“顺从者”,即全心全意顺从真主的人,教义学家称之为“顺主顺圣之人”。“伊斯兰”(Islam)是“穆斯林”的同根词,有“顺从”、“和平”之意。此“顺从”有两重含义,即天人两尽,顺圣归真。先贤刘智曾言,“穆民”(Mumin)乃天方人之美称,依伊斯兰传统可译作“信士”或“顺者”,按儒家习惯则可译为“君子”,皆符其本意。可谓真穆民乃真君子,真信士即真顺者。顺主、顺圣、顺亲、顺君,等次不同,但随顺之势,一以贯之。因此,“教法随国法”之“随”,非随从、从属之谓,乃“随顺”之谓也。一言以蔽之,即“教随人定,法顺时行”。 (一)初解 “教随人定” “教法随国法”,着眼点不再是“国法”与“教法”这两个笼统概念,而是将注意力转移为更为具体的人身上——即中国的穆斯林群体。服从国法,经训中既有明令,更是身处特定国家的穆斯林不可推卸的政治义务。 考察历史,伊斯兰教法在中国的定位,实则与穆斯林群体的地位息息相关。伊斯兰教法在中国经历了“由俗而制,由制而礼”的演变。唐宋时期,它是化外之民的
各位朵斯提:赛俩目! 伟大清高的真主在《古兰经》第51章第19节中晓谕:“他们的财产中,有乞丐和贫民的权利。”在第25章第67节中晓谕:“他们用钱的时候,既不挥霍,又不吝啬,谨守中道;”在第62章第10节中晓谕:“当礼拜完毕的时候,你们当散布在地方上,寻求真主的恩惠,你们当多多地记念真主,以便你们成功。”真主要求穆斯林礼拜真主、理取义舍、坚守中庸。千百年来,我们穆斯林遵循真主的命令,积极工作,乐于施舍。不单使众多蒙难和处于困境的人们得以救助,同时也培养并形成了穆斯林乐善好施。坚忍安贫的良好社会风尚。 “施舍”作为伊斯兰制度下社会性的互助行为,它是富人与穷人之间形成的一种无偿的赠予关系。是尽人道、显主恩以求社会稳定和发展的积极措施。“舍”与“取”是相互依存的,不可偏废。伊斯兰教赋予了它们净化合法收入、纯洁信士心灵的使命。 清末伊斯兰学者张时中在《四篇要道译解》中曾对“施舍”进行诠释,并把“散财”视为“伊玛尼”的恬美。还说散财即是舍身的样子,能于散财是贪吝之念全无。平日爱恋,到此尽释,岂不洁净?伊斯兰教认为,凡财产都是属于真主的,人只是真主财产的暂时保管者和完成施舍的行为者。既然是真主的财产,就应该使用到真主的道路上,更应当体现真主的大能、大公、大仁、大慈。拥有财资者应该明了财资在谋求和使用过程中当行的和禁止的规定,以便获取真主的喜悦和人的尊重。 真主在《古兰经》第9章第60节就施舍的对象作了限定:“赈款只归于贫穷者、赤贫者、管理赈务者、心被团结者、无力赎身者、不能还债者、为主道工作者、途中穷困者;这是真主的定制。”伊斯兰教反对财富持有者浪费、挥霍、放高利贷、囤积居奇和对求助的贫困者吝啬。对于无力偿还债务者,债权人应当好言收债、延期收债或减免债务。伊斯兰教认为,这是借给安拉的债务,真主一定会在暗中加倍偿还。 伊斯兰教主张中庸处世。《古兰经》中多处教诲我们“真主不喜欢过分的人”。明末伊斯兰学者王岱舆对“舍”与“取”曾作过精辟的概括。他说:“当舍而不舍,谓之吝;不当舍而舍之,谓之妄;当取而不取,谓之迂;不当取而取之,谓之贪。”真主要求我们“施舍剩余的”,还要求我们“你不要把手束在自己的脖子上,也不要把手完全放开”……“那些人他们在旁人上施费时,既不浪费,也不吝啬,谨守中庸”。一位哲人说过,美德是介于太过与不及之间。我们认为,施舍固然是一种美德,它对济贫安帮,减缩社会贫富不均
毫无疑问,穆圣(愿主福安之)是我们每一位穆斯林男女的楷模,对于穆圣(愿主福安之)而言,这世上确无难事,一切都是真主的前定。纵然有磨难,纵然有考验,穆圣(愿主福安之)都会泰然处之,穆圣(愿主福安之)知道,一切负面事物,都会在真主的慈恩之下变得无比容易。在这里,就让我们一起缅怀穆圣(愿主福安之),通过五个重点来学习穆圣(愿主福安之)在应对负面事物、极端挑战时的应对策略,学习穆圣(愿主福安之)的坚忍与积极乐观。 第一点,就是要认清现实。 很多时候,我们最大的过错就是认为自己生活中大多只是负面事物。可是,穆圣(愿主福安之)却不曾这么认为。我们都知道,穆圣(愿主福安之)一生中经历了无数考验与艰难,他是一名孤儿,孤苦伶仃,他接受启示伊始,只有极少数人相信他,全社会都在反对他、打压他。随着穆圣(愿主福安之)叔叔艾布•塔利卜与妻子海迪彻的相继过世,他似乎没有了任何依靠,似乎再也不会有人保护他,古莱氏人似乎可以轻而易举的消灭他和他所传播的真理。 这一切,都是事实,都是现实存在的问题,穆圣(愿主福安之)本可以如我们一般,集中精力去解决或应对这些问题,他本可以沉溺于这些考验中无法自拔,可是,他却在真主的指引之下微笑面对一切苦难。穆圣(愿主福安之)的叔叔艾布•塔利卜过世后,他在麦加地区遭受的打压与迫害力度越来越大,穆圣(愿主福安之)随即转移至塔伊夫地区,希望在那里继续传播伊斯兰真理,然而,他又遭受了当地权贵们的打压与驱逐,可是,穆圣(愿主福安之)并没有因此而选择放弃,他选择在朝觐季期间重返麦加城,因为他知道,整个阿拉伯半岛的居民都会在此期间前往麦加进行朝圣,想要借此机会向过往的人们宣传真理。 纵然是在迁徙麦地那之后,穆圣(愿主福安之)依旧经受了无数磨难。跟随穆圣(愿主福安之)前往麦地那的圣门弟子们很多都患了疾病,很多人都无比思念远在麦加的故乡……这一切,都是常人无法想象的挑战,可是,穆圣(愿主福安之)依旧怀着对真主的无比坚信,不断向真主祈祷,祈求真主让圣门弟子们如喜爱麦加城一般喜爱麦地那。他知道,只有祈祷才有可能改变现世的处境。最终,真主应答了穆圣(愿主福安之)的祈祷,伊斯兰信仰在麦地那发扬光大,穆斯林群体最终成功光复麦加。 第二,就是要看清何种事物才真正对自己有意义。 所谓有意义,就是关乎自己生活的事物,出于“意义”的存在,我们才会不断向往成功,若无意义,我们就与行尸走肉无异。 凡事皆有
◆你耕耘今世如永活不死,你耕耘后世如明天即亡。 ◆不讲诚信者无正信可言,不守盟约者无正教操守。 ◆撒谎不是我的教民。 ◆清洁是信仰的一半。 ◆伪信者的特征有三:撒谎、失信、奸诈。 ◆克扣工资是大罪。 ◆凡善功都是施济。 ◆多谈正义获取胜利,多说妄言不得平安。 ◆导人行善如同自自己行善,诱人作恶如同自己作恶。 ◆孝敬父母者必会得到子女的孝敬。 ◆最优秀的人是最能善待其家属的人。 ◆原谅者愈高贵,虚心者愈进步,施济者愈富有。 ◆莫谦善小而不为。 ◆慈爱动物,蒙真主的慈爱,即使宰牲也当减轻声其痛苦。 ◆当扶危解困,应邀而至,款待饥饿者,探望病人。 ◆虐待孤儿遭灾祸;善待孤儿获幸福。 ◆公正属于正信。 ◆犯罪者自害其身。 ◆让邻居不安宁者非穆民。 ◆宁愿孤独,不与恶人为伍。 ◆爱人如爱己,才是真信士。 ◆真主援助的是群体,狼所吃的是离群的羊。 ◆正教只是尽忠。要做清白人,莫做怀疑事。 ◆知识是伊斯兰的生命。 ◆先协商,再决定,后执行。 ◆友谊、仇恨莫过分,以防变化而悔恨。 ◆善问是学问的一半。 ◆你们把雇工的工钱在他的汗水未干时交付他。 ◆你们中最优秀的人是学习《古兰经》并教授它的人。 ◆辱骂穆斯林是大罪,杀害穆斯林是叛教。 ◆你不要吝啬,否则真主会减少你的给养,你当尽力施舍。 ◆不知感谢人者,就没有感谢真主。 ◆你们吃,你们喝,你们施舍,你们穿,只要不浪费,不炫耀。谋求合法福利是主命后的主命。 ◆你们不可丝毫轻视善行,即使是和颜悦色的会见你的弟兄。一个人不得远离他的弟兄超过三天。 ◆谁不向真主乞求,真主便恼怒谁。 ◆你们当在家中礼副功拜,不要把你们的家当作坟墓。 ◆如果有困难时,要看到容易。一切善功确是抵消罪恶的。这是对觉悟者的告诫。 ◆真主将在困难之后设置容易。 ◆你们要为主道而施舍,不要自取灭亡。你们要行善,真主喜爱行善的人们。 ◆宗教毫无强迫,正邪分明。 ◆他是创造昼夜和日月的主。 ◆每个(星球)在各自的轨道上运行。 ◆你们是为人类被选择的优秀民族,你们命人行善,止人作恶,信仰独一真主。 ◆,你们不要松驰,不要忧虑,如果你们是信士,你们就是最胜利的。 ◆知识就是力量。 ◆阿里:知识是最好的遗产;教育是最高尚的职业;敬畏真主是最好的粮食;礼拜是最好的货物;善功是最好的统帅。 ◆艾卜·哈尼法:学问的功效是在于实用。学问在于心中而不在于书中。 ◆穆圣说:你们中最优秀的人就
首先以伊斯兰崇高的赛俩目问候! اَلسَّلَامُ عَلَيْكُمْ وَرَحْمَةُ اللهِ وَبَرَكَاتُهُ 今天和大家探讨一下关于说赛俩目的细节,相信对于“塞俩目”只要是穆斯林人人都知道这是互相之间最平凡最简单又珍贵的祝福语,因为小到三至五岁,老到七老八十的穆斯林都互相之 间用这句尊贵的赛俩目互相祝福,但是在这简单尊贵又平凡的几句塞俩目中却有很多人把它说的一塌糊涂。 比如:色兰、塞俩目、撒麻来困,等等……还有一些人互相见面点个头说我在给你道赛俩目,但是最离谱的就是有人开着车见到朋友按个喇叭也说我在给你说塞俩目。 其实完整的赛俩目是由(اَلسَّلَامُ عَلَيْكُمْ وَرَحْمَةُ اللهِ وَبَرَكَاتُهُ)这么多个阿语字母拼读而成的,现在说赛俩目不完整的穆斯林同胞你可以想象一下,你的赛俩目在对方上有意义吗?因为赛俩目中的字母是安拉乎的艾斯麻当中的伊斯目,篡改者大罪,所以穆斯林同胞们时刻注意,如果有不完整的人改正一下自己,这是穆斯林之间互相的尊重,也是互相之间的祝福语。 穆圣ﷺ也曾:说如果你们中两人见面,就应当向对方说“赛俩目”。如果两人被一棵大树或者一堵墙或者一块大石头相隔,再见面时也应当致“赛俩目” (艾布•胡莱勒传述)
人在今世中生活的意义,每个人生活的方式不同,有一些人按照伊斯兰合法的教律而生,遵从安拉乎给我们穆斯林而规定的法律法规,为伊斯兰教而活,所做的一切符合伊斯兰教法,有一些人违背伊斯兰教而与伊斯兰教律背道而驰,每天都在做一些海拉目(非法)的事物,但每天所做的案件不同。还有一种人在做一些与伊比利斯(恶魔)同一阵线的事,在好人面前说恶人的不是,在恶人面前说好人的坏话,我们要知道今世中的三种人,一种是合格的穆斯林,第二种是非穆斯林,第三种是做伊比利斯(恶魔)的人,但去世后只有两种人,一种进入天堂,另一种进去 火域,那么今世做伊比利斯的人去世后和非穆斯林一样,甚至比非穆斯林还要残酷,因为在后世中没有第三种人的容身之所,所以这种人在今世中比真正的非穆斯林更加可怕。 穆圣:不管你们在今世中怎么生活,每一个人的生活方式不一样,但是你们每一个人都会无常(归真),那时候安拉乎会跟每一个人清算在今世中所做的一切,所以我们作为穆斯林在今世中做每一件事时首先考虑它的后果与严重性,在做一件事时想想因为此事你会进入天堂还是会进入火域, 而现在很多人都沉迷于非法事物之中,不但不知悔改,反而做了错事后炫耀自己的恶事让更多人知道将其罪行更加严重,认为这是本事与光荣,但是当你去世后安拉乎一一与你清算。所以我们来自于真主,终究还是会归于真主,相信后世的一切并听从真主为我们而定的伊斯兰法律法规,因为去世后还有许许多多的事等着我们……阿米乃。
如今是个商业发展的时代,为了生存人们努力做大小生意;为了生活人们更加的努力。大家都在忙碌赚取不同的利润,然而,很多人为了让自己的生活更好,却疏忽了合法与非法的标尺。 有牛肉注水的,有缺斤短两的,也有滥竽充数的。总之为了达到自己的那一丝利益不惜触犯真主的法度。清高的真主说:“信道的人们啊!你们不要借炸术而侵蚀别人的财产,唯借双方同意的交易而获得的除外……”(4:29) 我们每个人都要生活,而且我们都希望过上舒心的生活,可是如何才能舒心呢?那就取决于我们自己,我们要认清合法与非法,选择合法弃绝非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感到舒心。 生意场上的交易,不单单只是一场物质的交易,而它也是一场心灵的交易,是灵魂的交易。这里面不需要奸诈与欺骗,需要的是生意人的相互信任。 我们作为穆斯林,敬畏真主是首等要事。那么真主为我们指定了合法与非法,我们又怎能不去清楚的了解呢?在交易的时刻我们坦诚相待,不仅会获得今世的福利,而且还会获得后世的福利,何乐而不为呢? 是,如今的社会已经被欺骗笼罩了。但是如果我们听从真主的命令不去超越真主的法度,不再幸亏。一个人如此,十个人如此,一百个人如此,成千上万的人皆是如此的话,这样的社会风气就会不攻自破。 如果我们为了一己私利称量不公,那么我们获得的利润必定是非法的。我们作为真主的仆人,我们行真主的道路,我们用非法手段得来的非法财物去做善功,那么这样的善功会不会得能到真主的承领?我们会不会得到真主的喜悦? 再说,我们会不会真的过的舒心?在这一刻我们获得了私欲的满足,我们有没有担心此刻过后,在下一刻乃至以后的每一天真主收回他的福利,甚至降下百俩(灾难)? 作为穆斯林的我们,怕的不是生活贫困,怕的不是缺衣少食,而怕的是不得真主的喜悦,不得永久的天堂。非法与合法的标尺就在我们的心中,就看我们如何把握。
经过在中国1300多年的本土化、民族化发展历程,伊斯兰文化已经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伊斯兰教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化的伊斯兰教是中国伊斯兰教的主流,中国穆斯林应当充满自信,自觉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在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下,应坚持伊斯兰教的中国化发展方向,更好地发挥伊斯兰教的积极作用,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为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文化繁荣作出贡献 伊斯兰教的本土化与民族化 伊斯兰教的本土化与民族化发展是客观事实,穆斯林坚持伊斯兰教基本信仰、坚持认主独一核心思想,以不同的方式表达其信仰。西亚、北非、中亚、南亚、东南亚以及生活在欧美的穆斯林,他们的语言、文字、饮食、服饰、建筑、节庆、礼仪多有不同。穆斯林隶属不同的教派,有逊尼派,有什叶派。他们跟随不同的教义学派(艾什阿里、马图里迪)和教法学派(哈乃斐、沙菲仪、马立克、罕百里、加法里)。有些地方盛行苏菲主义,不同的苏菲教团有不同的修行方法。清真寺、道堂、拱北、麻扎、圣墓的建筑样式和装饰风格各具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古兰经》有多种标准读法,还有多种地方诵读传统。 从伊斯兰教的兴起与早期传播看,麦加与麦地那的社会问题不同,解决途径和治理方式有别。从伊斯兰教法的发展及教法学派的形成看,具有地域特色的教法学派形成后,各政权选择不同的教法学派。19世纪,在西方影响下,奥斯曼统治下的中东和英国统治下的印度次大陆率先改革伊斯兰教法,在商业法和刑罚方面援引西方做法,建立世俗法庭处理民事和刑事诉讼,并颁布了一些新的法律。此后,伊斯兰世界大多把伊斯兰教法(沙里亚)局限在私人家庭领域。20世纪以来,大多数伊斯兰国家实行西方的世俗法律体系,有些伊斯兰国家废除了宗教法庭,结束了19世纪建立的宗教与世俗并行的两种法律体系。中国穆斯林不采用沙里亚有关社会立法的内容,只保留适合中国穆斯林发展的宗教礼仪方面的教规,遵守国家法律。 伊斯兰教的本土化与民族化发展恪守理性、温和、宽容、中正的原则。伊斯兰教重视启示,也重视理性。《古兰经》说:“对于宗教,绝无强迫。”伊斯兰教先知教导穆斯林,所有民族都有权利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其信仰和礼拜方式。历史上,绝大多数穆斯林统治者实行宽容理性的民族宗教政策,特别是印度莫卧尔王朝的阿克巴大帝和安达卢西亚统治时期,有多种宗教并存,穆斯林与非穆斯林互相尊重,和平共处。非穆斯林享有信仰自由,可保留其语言
从朝觐中的表现反思中国穆斯林的综合素质 朝觐是对世界各国穆斯林综合素质的一次大检阅,就中国穆斯林朝觐者来讲,大多数人对此非常重视,非常虔诚,非常卖力,他们会抓紧一切机会多次跑吾穆热(副朝),跑托哇福(环游天方),指望更多的色哇布(回赐),有的人在短短的一个礼拜内甚至跑了几十趟副朝。对此,不能不感到敬佩。 但是,敬佩之余,也有一些遗憾,比如,中国穆斯林在朝觐期间,履行善功的方式比较单一,就是反复跑托哇福和副朝,静下来念经,念泽克热的较少,帮助人,成全人的更少,像其他国家的穆斯林那样,无论认识不认识,在天方,在大街上,在哈只住的宾馆大厅,给过往的人普遍地舍散食品和饮料的更罕见。面对天方,面对伊布拉欣圣人立足处,面对索法和麦日沃,面对伊斯兰的各种遗迹,追思先知们和先贤们的丰功伟绩和高尚品德,联系实际,沉思,参悟的更少。 我在思考,为什么中国朝觐者干善功的方式如此单一?原因可能很多,但主要原因一是会念古兰经的很少,不跑托哇福,干坐在禁寺没意思。二是对伊斯兰的理解比较狭隘,认为教门就是一系列的宗教仪式,朝觐更是一种仪式,一丝不苟地完成这些仪式便是一切,其他都是与教门无关的,不会有什么色哇布(回赐),于是便出现了上述现象。 造成这种现象,即只重仪式,不重仪式背后的精神的原因是什么?大家可能见仁见智,我个人认为,与国情有关,与平时的教育有关。所谓与国情有关,如中国是非穆斯林国家,人生价值观与穆斯林国家不一样,加上中老年人刚好赶上了文革,失去了接受伊斯兰教育的机会,他们现在在教门方面有紧迫感,很想弥补失去的东西,不免有点急功近利。也许还有一个原因,也就是平时多数阿訇的哇尔兹内容多局限于宗教仪式和宗教功课,很少讲仪式背后的丰富内涵和根本精神,很少讲伊斯兰的伦理观,很少讲伊斯兰的人文关怀,即伊斯兰是符合人性、人道的宗教,尊重人,关怀人,成全人,就是在体现伊斯兰精神,有很大的色哇布(回赐),偶尔有所涉及,也是力度不够,没有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没有深入人心,久而久之,人们认为,仪式就是教门,对仪式深入钻研,精益求精,对仪式背后的伟大的宗教精神少有关注,少有琢磨,于是造成了只抓仪式和功课,只求功课数量,少有参悟,最终仪式还是仪式,不能转化为伟大的宗教精神,不能转化为悲天悯人的普世情怀和令人敬仰,令人感动的人格魅力,有时甚至发生为了个人的副功而不惜推搡他人,伤害他人,影响他人完成主命功课的
当然是继承了伊斯兰教门的知识!圣人为人类带来了正道,为人类带来了真理,是正道的曙光破除了迷雾的黑暗;是真理的风暴驱除了虚假的迷信。而我们的阿訇,又称之为伊玛目的人,恰恰走的是圣人的道路。他们替主法扬、替圣传教,学习真主的知识,学习圣人的尔林,又怎能不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呢? 我们且引用圣训为证:穆圣ﷺ说:“谁踏上求学的大道,真主已经使谁走上直达乐园的坦途了。天使们垂下神翼,欢迎莘莘学习的人。天上的天使,陆地的生物,甚至水中的鱼类,都替学者祝祷。学者比修土优越,犹如月亮较繁星光明一般。学者是先知的继承人,先知们并无留下一个银圆和金圆,他们留下的只有学问。谁求得学问,谁已将取丰满的福份了。” 这段圣训足以说名阿訇的尊贵,世间万物,唯有教门的知识才是最高贵,而我们的阿訇就是处于这一行列的人。天地万物都在祝福学者,鱼、虫、鸟、兽皆为学者祈祷,而身为我们人类,为何不去祝福学者,为何不去尊敬阿訇? 当人们阖家欢乐之时,阿訇孤守着清真寺;当人们享受人生之时,阿訇们坚守着拜功;当人们花前月下之时,阿訇们手捧古兰经。 很多人都只看到了阿訇的缺点,却在背后议论纷纷,说阿訇这不行那不行!那我们有没有想象阿訇抛家弃子为主道奋斗的样子;我们有没有想象到阿訇隔世避俗学习真主知识的样子? 阿訇是圣人的继承人。他们没有继承到权势地位,没有继承到万贯财产,但是他们却获得了一片知识的海洋。他们获得的是教门的真理;他们获得的是正道的光环;他们获得的是两世的安康! 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够效仿穆圣,效仿他的继承者——阿訇。愿真主使我们都成为圣人的继承者!
无论什么时代,只要有人类的地方就有文明;无论什么国家,只要有人类的地方就有礼仪。很多人都说如今的时代是个冷血的时代,没有亲情,没有友情,没有爱情,其实不然。文明是为人之首。我们人类是真主的代治者,是万物之灵,我们自然而然有我们可以取悦的地方,有我们值得骄傲的东西! 然而我们穆斯林更值得骄傲,因为我们有《古兰经》的教诲,有《圣训》劝谏,我们在这个时代行走的更稳健。清高的真主说:“……你们当优待亲戚,当怜恤孤儿,当救济贫民,当亲爱近邻、远邻和伴侣,当款待旅客,当款待奴仆……”(4:36) 真主告诫我们要做一个善者,优待亲戚,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我们该如何对待自己的长辈? 其实并不难,长辈们不需要我们什么许诺,什么物质东西的付出,他们需要我们的只是一个微笑,一句良言! 清高的真主说:“难道你不知道真主有过这样一个比喻吗?一句良言,好比一颗优良的树,其根柢是深固的,其枝条高耸入云。”(14:24)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如果我们时刻都能够话语温和的与长辈促膝长谈,那么就不会闹出一些尴尬的局面。这是一个人的做人问题,是一个人的基本道德。 如今很多的父子关系显得很僵硬,婆媳关系也处理不当,就是因为我们做子女的不能够静下心来仔细听取长辈们的教诲。尊重长辈即可以获得长辈的认可,又可以获得真主的真主的喜悦,不失为一条明智之举!
伟大的真主说:“有人谈论今世的生活,他的言论,使你赞叹,他还求真主作证他的存心。其实,他是最强悍的仇敌。他转脸之后,图谋不轨,蹂躏禾稼,伤害牲畜。真主是不喜作恶的。”(黄牛章"204节) 争论、口角、为仇均属贬义词。圣教的柱石伊玛目安萨立说:“口角就是针对有漏洞的话进行驳斥,目的在于蔑视说话者,显示你比那人的优越,至于争论是发生在有关学派和其主张中,以得到其名利或其它目的,有时自己提出,有时是反驳人的。而口角只是反驳的。”这是安萨立的解释。 脑威说:“要知道,争论有时是为真理,有时是因谬误。”伟大的真主说:“除以最优的方式外,你们不要与信奉天经的人辩论。”(蜘蛛章46节)又说:“你应当以最优美的态度与人辩论。”(蜜蜂章125节)又说:“只有不信道者,为真主明显的迹象而争论。”(赦宥者章4节)脑威说:“如果辩论是为寻找真理和说明真理,则应受称赞。如果为抵制真理或无知的辩论,则应受批评。”关于允许辩论和不允许辩论而下降的明文都按这种解释。一部分学者说:“没见过什么事比无谓的争论更能削弱和破坏教门,没什么事比为仇更使人烦心的。” (如果你说),人类为了求得自己的权利难免为仇作对。(回答)正如安萨里所说:须知,强调应受批评的,仅是对以谬误与无知与人为仇而言。例如有些律师,他受托替人辩护,不知真相的替任何一方无知的进行辩护。 之所以把一些要求自己权益者咆收入批评之利,因为他并没限于需要的限度,而是表现偏激,激烈争论、编谎,以伤害和制服对手。为了辩论的需要和得到权益而在辩论中掺杂不需要的辱骂人的语言者同样应受批评。为了制服和打击对手而顽固地引入辩争者同样受批评。 至于以合法的方式没有激烈辩论和顽固过份行为,因需要没有顽固和侮辱的行为而举其证据的吃亏者,其行为不为非法。但最好是在有解决办法时放弃争论,因为在辩论中公平的约束舌头是可以谅解的。辩争易激人愤怒和恼恨。一旦恼怒被激起来,两人就会产生仇恨。以至人们对别人都幸灾乐祸,别人的快乐会给他带来烦恼,并败坏其名誉。凡与人辩争者,最易产生这些弊病,以至礼拜时心情难以集中,思想牵挂于辩争,其思想行为难以保持端正。辩争为仇为万恶之源。争论和辩论同样,人们无需要切不要轻易开辩争之门。 伊本·阿巴斯传来,穆圣说:“长争多辩者,罪够受矣。”(《铁密则圣训集》)据传,阿里说:“争辩中有危险。”我说 “骨罕目”一词的意思是一切伤害。 艾布·胡莱赖传
今天是尊贵又吉庆“主麻儿”的日子,只要是一位穆斯林都知道今天的尊贵,因为在这一天很多穆斯林所做的工作有所不同,有的人会抢时间还补所失去的拜功,也有的人学习或诵读古兰经,学习日常都哇,纪念真主、赞圣、还有的人把握这一天的机会舍散塞德格,那么我们生在这个世上,活在伊斯兰的家庭里面,这是真主赐予我们穆斯林特大的恩典,因为这是金钱买不到的财富,那么我们生活在伊斯兰教的大家庭里,用自身的能力做一些善功,首先我们用自己的身体感谢真主(礼拜),完成真主和圣人命令的一切,远离真主所禁令的一切,那么真主给了我们健康的身体与完美的家庭,首先以我们健康的身体感谢真主,然后以家庭的幸福而感谢真主,还要与我们的财产感谢真主,然而我们穆斯林中有很多人慷慨,也有很多人极为吝啬,没有用舍散塞德格的方式感谢真主的大有人在,圣人说过:塞德格能够当回灾难,增加寿数,也可医治我们的病症,当然也在后世中有极大的回赐,而有些人知道塞德格的益处但他舍不得,而有些人不知道其益处所以不会散,因为每个人的知识层次不同,那么我们每一位穆斯林用各方面的行动与努力感谢伟大的真主,在真主面前展示我们仆人的渺小,无条件的认识真主的伟大,因此我们所做的善于恶都关联着自身,善功能够带领你进入天堂,恶事会把你拉下火狱,那么我们每一位穆斯林男女,当你相遇了尊贵又吉庆的主麻儿时各方面的条件感谢真主,这样我们才会今世有利益,后世得脱离。